1 前 言
近幾年,國內點式
玻璃幕墻技術發(fā)展較快,由于它具有通透性好、美觀、大方的特點,所以作為北京標志性建筑的“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”(見圖1)就采用了這種結構類型[1]。
在點式
玻璃建筑中,其維護結構采用
鋼化玻璃。鋼化玻璃由于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和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,所以在越來越多的建筑中被采用。
在點式玻璃幕墻建筑中,帶孔鋼化玻璃板的承載性能與連接方式和開孔方式有很大關系,而鋼化玻璃板本身的強度和它的生產工藝有關。由于各個生產廠家的生產工藝不同,所以它的強度有一定的離散性。按目前國內規(guī)范,玻璃材料性質是:彈性模量72 000 MPa,強度84 MPa,泊松系數為0.22。但由于本工程采用的鋼化玻璃全部為國外進口,在我們以前所做的孔邊應力和變形問題的研究中發(fā)現[2][3],這批材料的強度和變形與規(guī)范數值計算結果相比,存在一定誤差,所以簡單地采用國內規(guī)范玻璃材料性質對結構進行分析和預測是不科學的。我們希望通過同批玻璃的補充材性試驗來得到較為準確的材性系數。
2 試 驗
2.1 試驗方法
玻璃是較有有代表性的脆性破壞材料,其破壞特征在于:幾乎所有的玻璃都由于拉應力產生表面裂紋而破碎。根據規(guī)范[1],玻璃的抗彎強度較限是玻璃的重要性質,它的數值決定玻璃作為結構材料的應用前途。因為玻璃在實際條件下通常都要經受這種負荷。
由于玻璃屬于各相異性材料,所以采用環(huán)形簡支,中間采用環(huán)形荷載,通過完全對稱來清理各相異性的影響。試驗中我們采用的支撐環(huán)直徑為200 mm,受力環(huán)直徑為100 mm。
2.2 試驗模型
由于在植物園溫室點式玻璃幕墻建筑中,玻璃厚度分別為8 mm和12 mm,所以試驗中我們主要針對這2種厚度的玻璃進行。玻璃試件的規(guī)格統(tǒng)一為300 mm的圓形平面鋼化玻璃。
試件編號為CX-1、2、3、4的試件,直徑為300 mm,厚度為8 mm;編號為CX-5、6、7、8、9的試件,直徑為300 mm,厚度為12 mm。
2.3 加載方案
試驗裝置見圖2。
圖2 試驗裝置示意
1-支撐鋼柱;2-鋼梁;3-支撐臺;4-支撐環(huán);5-玻璃試件;
6-受力環(huán);7-千斤頂
裝置中,工字鋼柱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地面上,鋼柱上通過連接板固定受力反梁,梁上固定千斤頂加載,通過傳感器調節(jié)加載速度。
2.4 試驗測量內容
在這次點式支承玻璃板材性試驗中,主要測試內容是玻璃板中心處應力與位移。
2.5 試驗現象
在CX-1試件試驗中,隨著荷載的逐漸增加,測量點的應變值近似的呈現出線性增加。并且測量的位移也隨荷載增加呈現出線性遞增的趨勢。在荷載加到2000 kg時,試件的撓度已經達到2.35 mm,但試件仍然沒有破壞;當荷載達到2385 kg,試件破壞。
在CX-5試件試驗中,隨著荷載的逐漸增加,測量點的應變值也近似的呈現出線性增加。而且測量的位移也隨荷載增加呈現出線性遞增的趨勢。在荷載加到5000 kg時,試件的撓度已經達到1.89 mm,但試件仍然沒有破壞;當荷載達到5771 kg,試件破壞。其它試件加載也出現類似的現象。
3 試驗結果
3.1 試驗荷載-應力曲線
試驗繪制了9根荷載-應力曲線,其中CX-1曲線見圖3。
3.2 試驗荷載-撓度曲線
試驗繪制了9根荷載-撓度曲線,在這里我們給出CX-1的曲線見圖4。
4 結果分析
4.1 有限元計算分析
模型單元類型為三維實體單元,形狀類似正四面體。每個單元定義10個節(jié)點,每個節(jié)點帶 3個自由度,具有大變形的特性,所以在有限元計算中選用三維實體單元。網格劃分時控制 單元邊長[5]。
計算軟件采用ANSYS,計算中主要用到ANSYS軟件提供的結構靜力分析模塊,用來求解外載荷 引起的位移和應力。 根據試驗實際加載條件,試件玻璃厚度分別為8 mm,12 mm,圓形玻璃的直徑300 mm。荷載 值為試驗所得數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