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GB 15763.2-2005《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:鋼化玻璃》及行業(yè)研究數據,鋼化玻璃的自爆率通常介于0.3%~3%之間。盡管概率較低,但由于其潛在的安全隱患(尤其是高層建筑領域),需通過系統(tǒng)性技術手段降低風險。以下是關鍵防控措施及原理分析:一、控制玻璃內部應力水平鋼化玻璃自爆的本質源于玻璃內部應力失衡,其核心誘因包括: 1. 硫化鎳(NiS)雜質相變:玻璃原片中的硫化鎳微粒在熱處理后發(fā)生體積膨脹,導致局部應力集中。 2. 熱應力與機械應力疊加:鋼化工藝形成的表面壓應力與內部張應力需保持動態(tài)平衡,工藝偏差會顯著增加自爆風險。 技術對策: 1. 優(yōu)化鋼化參數:通過調整加熱溫度、冷卻風壓及均勻性,降低殘余應力峰值。 2. 原片篩選:選用低雜質的優(yōu)質浮法玻璃原片,從源頭減少缺陷。 二、保障應力場均勻性 應力分布不均會放大局部缺陷的影響,尤其在曲面鋼化玻璃(如彎鋼化)中更為顯著。根據ASTM C1048標準,應力均勻性可通過以下方式